吴德沛团队开创骨髓精准移植“苏州模式”
他是骨髓精准移植“苏州模式”的开创者,从医40载,扎根临床,聚焦科研;他是病患口中的“吴爸爸”,用精湛的技术和亲人般的关怀挽救生命。
日前,《科技周刊》记者对话2020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如今,年过花甲的吴德沛仍然坚持奋战在科研、医疗、育人的第一线。
学习与创新,从法国方案到“苏州模式”
“医院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我从小就对这里充满探索的欲望。”吴德沛是恢复高考以后的首届大学生。初入苏州医学院(2000年苏州医学院并入苏州大学)校门的吴德沛,这才知道血液学科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有许多知名教授。20岁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毕业就到附属医院工作。
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任务重,但吴德沛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毕业分配时,我选择了到临床一线去工作积累经验,接触到每一个活生生的病人才有价值。”吴德沛一边在医院工作一边继续攻读硕士、博士。
1992年8月,吴德沛被医院派往法国南特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进修。一报到,他就被分配到了病房一线担当床位医生,当看到对方拥有先进的净化舱、全自动输液设备时,深受震撼。“当时,我们医院血液科是国内最好的单位之一,却只有两个净化舱。这里病人全都用深静脉导管注射,我们还要靠一针一针地打。因为这里输血支持好,法国病人脸色红润。”吴德沛是医院血液科唯一的一位中国大夫,他决定要把先进的血液病诊治“法国方案”带回祖国。
为此,他废寝忘食,勤奋学习。3个月后,吴德沛基本能用法语与医护人员及患者交流。半年之后,从独立管理一个床位,发展到独立管理六个床位。“我当时吃住在医院,24小时随叫随到,对每个骨髓移植病人病程、治疗方法都认真记录在案,并对法国先进的科室管理也格外关注。”吴德沛回忆说。
20个月后,吴德沛自信满满回国,他的行李箱大半都是复印资料和笔记本。严格规范的学术训练、科学有序的临床工作实践,为他今后的医学之路打下扎实的医研基础。他并不满足于将法国方案带到国内,不断优化移植关键环节,陆续攻克排异、复发、感染等多个技术难关,建立移植相关出凝血的关键技术。
2001年6月13日,吴德沛带领苏大附一院血液科成功实施了江苏省首例非血缘骨髓移植术,来自台湾的骨髓成功拯救了江苏姑娘陈霞的生命。他说,这次生命接力掀开了骨髓移植的神秘面纱,促进了江苏省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蓬勃发展,迅速推动了中华骨髓库的扩容建设,给无数白血病患者带来希望。
白血病患者往往将最后的希望放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上,但移植后复发率高达30%,对患者和家属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吴德沛结合传统治疗方案,系统性地改良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形成了“精准移植”的苏州模式,这项独特的苏州移植技术体系,包括双重移植的建立,并发症防治网络和移植后复发新疗法的建立。经研究确认,在该团队原创的一系列治疗技术下,造血干细胞移植总存活率比欧洲高了11%。
做医学科学家,要从失败中发现科研突破口
在很多人看来,吴德沛在科研方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从细微之处发现新的突破口,这是一般的科研人员望尘莫及的。“要当一名好医生,就必须是一名医学科学家,要把临床的经验思考、总结、提炼出来。”吴德沛说。
2002年,吴德沛团队遇到一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当时这名患者在移植后的第15天病情全面复发,大家都只是看到了病人治疗失败十分沮丧,但吴德沛却从这次的失败联想到科研上。
“我们实验室在尝试培养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株和动物模型,因为这种白血病类型非常凶险,我们希望建立细胞株和动物模型,便于实验室通过M5型细胞株来做全面研究,但是当时整个中国还没有成功培养出这样的细胞株。”吴德沛想到,这名患者的病情非常凶猛,细胞的增殖能力强恰巧是符合细胞株需要的特性,虽然移植失败了,但是否可以提取细胞来做细胞株的培养呢?
事实证明,就是利用这次提取的细胞,成功培养出了国内第一株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而这一株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对后来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都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吴德沛说,如果当时没有再深耕下去,实验室或许就不会得到这么好的细胞来源,或许无法培育出来,也或许要耗费更久的时间。
在科研道路上,吴德沛是一个不惧怕失败的人。近年来,苏大附儿院在儿童血液病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也离不开吴德沛的指导和帮助。较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脐带血移植重建慢、移植早期并发症多,如果没有移植经验,早期死亡率会很高,因此医院一直不敢触碰脐带血移植。吴德沛知道大家想法后说:“有我在,你们怕什么?”他说,脐带血移植一旦超过百天,晚期并发症远比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少,特别是慢性广泛性排异反应的发生率低,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会有非常好的帮助,即使有困难,也要加快发展这项技术。
在吴德沛的指导下,苏大附儿院的脐带血移植越做越大,病人越来越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前被称为“白血病前期”,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病的发病机制不清楚,治疗没有规范性,在终末期发展为白血病时情况更糟,也更凶险。吴德沛带领团队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建立MDS诊疗策略,制订了首个中国人群MDS去甲基化药物的推荐治疗方案。“这让国内医生面对这种难缠棘手病时有了切实有效的科学依据。”吴德沛说,规范诊疗是疾病疗效的基础,团队编写了中国第一个《MDS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MDS标准的诊疗方案。
站在巨人肩膀上,科研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努力
2015年6月16日,吴德沛团队荣获2015年法国圣安东尼-EBMT成就奖。吴德沛想起了当年自己在法国求学的经历,“以前参加国际会议,我们是坐在观众席的旁听者,但现在,我们的技术和水平与国际接轨,我们的医生走上讲台,让世界分享我们的成果与经验。”
2016年和2019年,吴德沛团队连续两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个团队能够在三年时间内两度获得如此高的国家荣誉,并不容易。在吴德沛看来,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厚积薄发的结果。
从20世纪50年代陈悦书教授创建血液科开始,阮长耿院士于1981年在苏州医学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把学科的发展推到一个新高度。1988年,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成立,到现在建所32年了。吴德沛说,血液学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累积进步的过程,很多专家一起努力,凝练出了“出凝血疾病”“恶性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方向。
如今,苏大附一院血液科每年的出院病人数量高达12000人。去年,医院正式获批成为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我国首次在血液病领域设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吴德沛说,一个新的国家级平台,对于血液学科团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0月,血液科新病房(血液ICU/生物净化病房)正式启用,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血液ICU。病房的建成启用是顺应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应用的重大需求而建立。” 吴德沛介绍说,新启用的病房床位总数29张,包括血液ICU病房14张、血液净化病房15张,可供疑难危重血液病患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接受含全环境保护在内的全方位治疗和护理需求,提高救治成功率。
在患者的眼里,吴德沛仿佛无所不能,似乎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魔力。然而作为一个学科的“掌舵人”,吴德沛需要考虑的就更多了。“能争取到国家级平台并不容易,而建设好这个平台更需要不断地吸引顶尖人才、加强学科建设。”他坦言,要和北上广的大医院去比拼,更需要不断加大投入,聚焦血液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整合全国血液病临床资源,制定战略规划,实施区域协作,产生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动我国血液病临床研究水平的提升。
“科研工作,需要接续努力。一定要鼓励、支持、引导学科的梯队建设,要让年轻人、能干的人多挑担子、多做事情,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迅速成长。”如今,吴德沛指导的毕业生中,数十位已成长为科学前沿领军人物,作为国家级血液专科医师进修基地主任,培养了全国80%的血液遗传学诊断人员。他坚信,只要一代一代人不断努力,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血液病的诊疗技术水平也会得到大幅提升,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为血液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转载自新华日报